從東望向古堡,比較少建築物阻擋視線。古堡的入場費是5歐元。舊地重遊兩次都遇上細雨,我也沒心情進去觀賞了。在古堡外看看風景,拍拍照,就渡過Ponte Sant' Angelo橋往南部走了。
這是從Ponte Sant' Angelo橋上看古堡。橋墩上有十多個天使石像。我原想每個都拍下來看的,但是,天色實在難看,就不拍了。橋上還有一個婦女,俯跪在潮濕的地上討錢。我經過她身邊時,聽到她在低聲求乞,聲調有點哀怨,但卻不見遊客施捨。
走了大概10到15分鐘,就來到了Piazza Navona廣場。據説,這裡是古羅馬的運動場。長圓形的廣場,兩頭各有一座噴泉,中央的石柱則被圍起來維修。有點掃興。好像羅馬的每個景點都有維修工作進行,讓很多遊客失望。已經是不好玩的雨季了,還圍起來維修景物,真是叫我們這些“不知情”的遊客失望。
噴泉的石像,當然栩栩如生。廣場邊還有一座教堂,我就跟著其他遊客進去參觀,也順便避雨。
從Navona廣場的一條小巷往東走,不到3分鐘就到了萬神殿Pantheon。萬神殿前面的廣場不大,還圍滿了餐廳的餐桌。萬神殿很古舊,石墻都有些剝落了。單看外表,沒什麽看頭。當我擠進去後,才發現……
萬神殿前方後圓。圓廳頂部有個圓洞,裏面的照明就靠光從洞口射入。由於當天是萬聖節,圓廳的三分之一被圍了起來,擺了一些椅子,好像要進行儀式。這使裏面的遊客更加擁擠。我走得有點腳痛,就在裏面等到一張木椅有空位時,坐了下來慢慢欣賞。
我忘了萬神殿是哪個歷史名家設計和建造的,但,我肯定他一定是高手。對建築藝術有研究的人,一定很驚訝,古人怎能建造這樣連現代人也很難建的圓頂大樓。正巧下著細雨,才讓我發現了原來這個圓洞是開通沒有玻璃罩著的,細雨就飃了進來,落在大廳中央。如果下大雨,不知道雨水會流到哪裏?我沒有看到任何的溝渠或導水裝置。或許,羅馬從來不下大雨吧!
在萬神殿一邊,竟然看到了羅馬著名的木玩具店。原來著名的小木偶童話故事,發源地就是意大利的佛儸倫斯。這家成立于1936年的Bartolucci應該很出名,在意大利共有10家店,羅馬機場也有一家。不知道羅馬這家是不是總店?店門前,就擺放了一個會動的騎腳車小木偶,還有木制的摩哆車。店的一角展示了很多古舊的工匠工具,還有很多鼻子長長的小木偶,可惜價錢不菲。買不起小木偶,就買了一輛木制的小汽車和一些小紀念品。有點遺憾的是,店子裏賣的大部分都不是手工藝品了,而是機器製造的木牌鎖匙扣,真正手工製造的藝術品,不是很少,就是很貴。
這是羅馬市内唯一一家百貨公司對面的一根不知名的大石柱。柱子彫滿了圖像,盤旋而上。經過了幾次,好不容易才把整支石柱納入鏡頭,幾乎退到牆壁。
羅馬有兩座Colosseo競技場?非也!這是Teatro Marcello。不確定是什麽,因爲根本不想進去參觀。
其實這根本不算是島,只能說是河上的一塊小土地,“島”上只有幾座建築物,包括一座教堂。從橋的一端,幾乎就看到另一端了。既然羅馬有個全世界最小的國家梵蒂岡,爲何不能有世上最小的陸上小島?這個小島叫做Isola。
這是經過另一邊的Ponvte Cestio橋,望向島中心。過了這橋,好戲在後頭。
離開小島不到5分鐘,就有好戲上演。若跟羅馬其它的教堂比較,這座S. Maria in Cosmedin教堂實在很小。爲什麽那麽出名?因爲有一個大口。我發現到這裡排隊想放手進去“誠實之口”(Mouth of Truth)的大部分都是亞洲遊客。在我前面就有一團二十多人的韓國遊客,身後是日本遊客和中國遊客。爲什麽亞洲遊客那麽喜歡這個誠實之口?全因一部浪漫的古老黑白西片叫做“羅馬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