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不會善用數碼科技?

我國已經進入光纖網絡和4G LTE無線網絡時代,但是,數碼鴻溝依然懸而未決。別以為我國通訊與多媒體委員會(MCMC)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至今我國3000萬人口,每100人即有144.8個手機通訊服務訂戶,我國就沒有了數碼鴻溝這回事。

數碼鴻溝並不是我國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問題。我國政府一直都在努力彌合這個鴻溝,譬如成立了一個全體服務供應(USP)基金,強制獲得頻譜執照的電訊公司,每年繳納一定數額的基金,作為在無商業利益的偏遠地區建立通訊塔和提供通訊和無線上網服務用途。

一提到數碼鴻溝,人們通常都會聯想到上網,因為資訊網絡發達的時代,即使家裡有了電腦,若不能上網,也只不過等於有了一部能看DVD、聽聽歌、看看照片、玩玩單機電腦遊戲的高級打字機罷了。上網,尤其是高速上網,僅是彌補數碼鴻溝的方法之一,另一個必備的條件就是上網的工具:電腦和智能手機。現在,這兩樣硬件都不再是奢侈品,價格也都相當便宜,儘管我們還不是每家每戶都有一部電腦,但可以肯定的是,幾乎人人都擁有至少一部智能手機。

網絡和工具都有了,為什麼還是有數碼鴻溝?關鍵其實是心態。數碼鴻溝並非只關注人們是否擁有電腦和手機上網的權益,而是要懂得善用資訊工藝和互聯網科技來改善個人生活和提升工作效率。一個人有能力買多少部智能手機和電腦,表面上,他擁有了數碼權益。如果他的手機都只是用來上上面子書(Facebook)、玩玩手機遊戲、用即時通或微信聊聊天,這些最基本的科技應用,並非什麼大知識,千禧年世代,一出生就會了。

公眾先入為主的觀念,都認為被歸納為無法擁有及使用數碼權益者,大多是鄉區居民。事實上,就算在巴生河流域這個發展區,還有些地區連電話線都沒有,更甭說上網了。無線通訊網絡理所當然的彌補了有線網絡的不足,成了上網的唯一管道,況且手機上網的數據通訊配套費用已大大調降,每天大概只需一令吉,某些地區甚至還可以用4G LTE高速上網呢!

地理環境限制造成的數碼鴻溝,因政府和各界的努力,目前已漸漸減少;包括其他因素如家庭收入、個人收入、學歷、語文等造成的數碼鴻溝。事實上,真正的數碼鴻溝並非只發生在偏遠鄉區,就算在大城市裡,還是有人不會善用數碼科技,以致出現了一種“不會善用數碼科技”新問題。大家仔細觀察一下身邊的情況,或許會發現,很多人即使買了昂貴又先進的智能手機,卻只是淪落為一個資訊消費者,而不是創建者。

如果你把這種現象,理解為個人自由也無可厚非。大家不妨看遠一點,一個永遠只會消費的國家,必然也永遠被創建者所控制。知識就是力量,是永恆不變的真理。資訊工藝加上互聯網的時代,資訊更是無所不在,因此,個人要獲得力量,就應該懂得從浩瀚的資訊海洋裡,找出相關的知識,並加上創造力和創意去善用所得的知識,才是真正擁有及掌握了數碼權益。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網絡視頻將顛覆影視廣播業?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互聯網出現初期,某些專家(仙家?)就預言,電視廣播會被淘汰。事實證明並無此事。後來當視頻網站Youtube.com出現時,專家們都不敢預言了,因為當時的手機上網還未普及化,加上網速如龜速和高居不下的數據費等因素所限制,網民還不是那麼熱衷於上網看視頻。

然而,資訊工藝發展日新月異。近年來的手機不但夠強夠快夠方便熒幕又夠大,網速飆升數據費又降價,人們幾乎無時無刻都上網看視頻。連我這個不是專家現在也敢放豪言:“網絡視頻將革新電視廣播和電影播映”。注意的是,並非電影業被淘汰,而是影視業,或更確實的說是互聯網廣播的視頻業更加火紅!

日本某家手機遊戲公司製作了動漫連續劇,直接在Youtube開個頻道“播放”而不是賣給電視台播放。該出自同名手機遊戲的Youtube動漫連續劇,現在已經附上十多種語文的字幕,近來也獲得某電視台的青睞。這種反方向的發展,並不是很多人可以接受,也不是很多人可以做到。事實上,很多外國獨立電影和微電影製作人,都不再把首要目標定在電影院線或電視台播放,而是一開始就為了Youtube而製作。反觀本地,現在還有電影製作人為了爭取要在電影院播放“小電影”而上網幕資。

超過百年歷史的電影業,已經迎來一場革新的隨需播放(Video On Demand)和流媒體(Streaming media
)時代。以前一部電影製作費過億美元的黃金時期,很快就被幾乎零成本的微電影所取代。一直以來
由財大氣粗的跨國大企業壟斷至今的衛星直播和轉播,或許很快就被現場串流(Live Streaming)超越。必須在電影院戴上特製3D眼鏡才能觀賞的3D電影,已經移到家裡的3D電視,不久後即將轉到Youtube平台上,因為Youtube最近已經推出了3D視頻,可以通過
成本僅幾十令吉的Google Cardboard(手機虛擬3D眼鏡)觀賞。

大部分人必然會問“把耗資又耗時製作的影片,放在Youtube上免費給人看,怎樣賺錢?” 虧本生意當然無人做。賺錢的法子千變萬化,僅看電影票房收入,那是上個世紀的傳統想法。或許大家還不知道,Youtube即將推出收費的頻道。就算是目前的狀況,也可以靠商家投放的廣告短片賺錢。在商言商,製作電影是一項投資,當然存在風險。大投資製作了電影到電影院線播映,也未必一定穩賺,君不見很多外國和本地製作的電影都血本無歸嗎?

如果你還不能接受這個革新趨勢,那麼我再提出真人明星偶像的消失,你可能當我廢話連篇了。建議你上網去搜尋一下日本的虛擬偶像——初音未來(Hatsune Mi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