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配合農曆新年進行15天的 “安全行動8” 期間,發生了261宗死亡車禍和死亡人數達279人,同比去年的 “安全行動6” 死亡車禍284宗和死亡人數307人,雖然有所減少,但是, 全國副總警長拿督斯里諾拉昔卻不滿這次的安全行動並沒有達致警方 要數字減半的目標。
由於車禍死者以年輕人居多, 警方除了繼續努力教育年輕人遵守交通規則外, 也積極探討28年來不曾調整過的交通罰款, 希望通過提高罰款數額以嚴懲交通違規者,進而減少死亡車禍率。 與此同時,政府也可能重啟自動執法系統(AES)和扣分制, 多管齊下減少交通違規及降低死亡車禍率。
政府的積極行動和努力,大家有目共睹。 駕駛人本身是否珍惜生命和全力配合政府才是關鍵。筆者一直強調, 資訊通訊工藝(ICT)主要目的是改善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我們不僅必須改變對道路安全的認知和改善駕駛習慣, 也應善用最新的科技,增加行車安全。
譬如,筆者農曆新年回彭亨家鄉,即使只有一條路可走, 還是一直開著 Waze導航,就是為了要得到最新的交通資訊。 到了文冬和勞勿這兩個交通瓶頸, Waze會顯示塞車的時間約半小時, 還會顯示筆者駛過塞車區的進度。 知道了要比預計的抵達時間延遲30分鐘,筆者作好心理準備, 不再煩躁不安。同樣的,回霹靂娘家時, 在必經的大橋上發生了連環車禍, Waze上立刻有用戶提出了車禍警報, Waze更快速的計算了塞車時間,交警也趕到場維持交通次序。 筆者經過拖車公司正在清理的車禍現場, 看到後面長達數公里的車龍,大家都耐心等候,可是, 還是有少數魯莽駕駛人違規超車及使用緊急車道而引發了連連驚險事 件。
當然,有關當局也可以善用導航和實時交通狀況報告應用程式, 譬如路邊的割草承包商或道路維修承包商, 可以在Waze提交警報,以便提醒駕駛者。同樣的, 其他相關機構,也可以善用類似的應用程式,適當的提交交通警報, 幫助駕駛人提高警惕之餘,還可讓駕駛人另覓捷徑, 提早規劃最佳行程。 有關當局不必把這些應用程式視為公眾避開交警檢舉的工具, 反而應往好的方向思考, 積極參與並大方的在Waze裡提交交通檢舉的警報, 讓駕駛人更小心駕駛。 這就像在Waze裡建立了大量免費的AES告示牌, 畢竟警方的最終目的是減少交通違規事件, 而不是以逮到違規者開出罰單為績效。
倘若政府不想用外國公司的應用程式, 不妨自製一個全國通用的實時交通報告及導航應用程式, 跟全民一起改善交通狀態及減少交通意外事件。工具可以是利器, 也可做壞事。以民為本的政府,更應該善用資訊通訊工藝為民服務, 而不是反過來讓人民利用科技來犯規。